为了避难,有一部分迁往北方,另一部分从潼关西向,一路经过长安、扶风、陇县、天水、兰州,直至甘肃的武威、张掖、敦煌。而武威段氏就是云南大理段氏的先祖。
共叔段的子孙到武威后的第一世祖是汉文帝时北地督尉段仰,最先到达云南的是北魏朔州刺史段严,大理国第一世皇帝段思平,正是段严的后人。
对于大理段氏来源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大理段氏的取名有着明确的北方鲜卑族的习俗。
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父子名字中都有“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鲜卑族姓名中的习俗。再有大理段氏父子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不同于汉族的避讳。从重名制上看:姓名三个字,第二个字祖,父,子,都一样。比如“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从连名制上看:父亲姓名最后一个字是儿子姓名第二个字。比如“段思廉,段廉义”。再来看看这接连五个皇帝“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前三个是重名,后三个是连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倒名。如果是汉族,一个朝代接连五个皇帝的名字,是绝对不允许如此重复的。
由此可见: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