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再大的福德也是如此,所以有漏。享福享尽,便是福德漏尽之时,再多的宝物也会离你而去,是以贫僧平日不太关注福德。”
“功德和福德看起来相似,然而本质不同。”
“但凡为了积累善功好方便飞升,或是出于其他目的特意前去行善,事后计算着善功数目,抑或是事后念念不忘沾沾自喜,恨不能全天下的人都知晓的,这种就是福德。比如许多修成天仙,而外功未曾圆满,不得不驻留人世的,他们一心修得的所谓外功就是此类福德。因为福分不足,即使道行足够也不能飞升,这时就得修福德以积攒福分。”
这话很好理解,就是那些专门为了做善事而去行善的,都是修的福德。
“功德则大不相同。行善之前,不曾有行善之目的,一切全凭自然而然,之后也不自居有功,也不挂念于心,更不以为自己在行善。这种功德,是无漏的,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道德修养,也因此不能以数目来计算。”
“功德无数目,只论高低,属于无漏之德行。”
周迅赞同着。
“功德这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外人是瞧不出来的。所以咱们仙人飞升也只看内功外功,没有谁看功德高低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