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考取了头名,也就是解元之后,在这书院之中一时声名鹊起,有了不小的知名度,正是因为秀才和举人的地位截然不同。
要知道,除了开国那阵子秀才能做官之外,之后只有举人才能做官,哪怕一辈子都未必能等到缺呢,可有没有资格就不一样了。
理论上,周迅现在有着举人功名,出去花钱打点一二,找个通晓关节的内行人走走关系,不出两月就能补上个从九品的空缺。要是使的银子到位,活动活动,正九品的也是大有可能。
可这种出身的,在官场上先天不足,后天升到顶了也就是七品职位,再往上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远远不及进士出身的官员升职快。
历来一榜进士及第三人,先为翰林,挂个清贵闲职,状元大约是正七品韩林编修,榜眼从七品,探花亦然。
之后只需在翰林院跟着历练一两年,起草诏书,多看多学,磨磨性子,外放出去起码是一县县令,这就是七品起步。
之后在任上熬上三年,考评只要是良好,连续三次良好,在基层磨炼足够了,就能顺势升迁,十年内不出差错升到五品知府不成问题。
五十岁前能到三品,在六部任职。
嗯,这是一榜进士及第三人最理想的升迁履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