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诸葛亮将自己比作大鹏,他志在万里;将东吴群儒比作群鸟,胸无大志。
接下去诸葛亮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人染了重病,当用药混在粥里面吃,而不可以用猛药直接吞下。”
说明刘备取胜尚需时日,诸葛亮又进一步用事实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我军兵甲不完备,城郭不够坚固,军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粮食不够继日,然而就可以火烧博望坡,白河用水淹曹军,使得夏侯惇、曹仁之辈心惊胆裂。就算是管仲、乐毅的用兵,也未必能如此。”
诸葛亮用事实作为论据,对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给予了论证,在凿凿事实面前张昭的非难不攻自破。
诸葛亮将刘备暂时的挫败归咎于三个原因,刘备仁义,不忍夺取同宗的基业,不忍舍弃赴义之百姓,他甘愿招致失败;刘琮孱弱,听信他人的妄言,暗自里投降曹操;刘备的军队不满千人,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寡不敌众,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之后诸葛亮引用汉高祖屡战屡败于项羽,最后在垓下一战成功,作为论证说明刘备失利是暂时的,而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必然的。进而归纳出汉高祖的最终胜利靠的是韩信的良谋,突出自己在刘备兴复汉室大业中的重要作用。此段回答张昭,刘备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