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们求教,又不肯承诺给他们办理养老保障,支持率就会直线下降,曹操在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还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的。
果然曹操有一次把贾诩找来,私下里说:“贾诩你随我征战多年,相互知心,你认为我的儿子中,谁可以立为世子?”
贾诩没有支声,曹操说:“你怎么不说话呢?是没有听见吗?”
贾诩说:“听到了,只是我在想另外一件事。”
曹操问何事?贾诩说:“我是在想袁绍、刘表这两对父子。”曹操听了,知道他的意思是废长立幼必然生乱,就有了立曹丕的想法。
司马懿在曹操立储这件事上明确站在曹丕这一边,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司马懿再厉害,在曹操在的时候始终都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再说他的官职还没到可以议储的地步,只是暗中相帮,绝对不敢明着来。这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的根基还没有建立,绝对不敢捋曹操的虎须。
就算在曹丕一朝,他都不敢有丝毫动作,直到曹丕的儿子曹叡去世了十年之后,他衡量自己的实力已足以压倒曹氏一门,才敢痛下杀手。
出征班师回朝之后,曹操在臣下的运作之下,半推半就当了魏王,魏国正式建立。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反对曹操称王,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