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司隶校尉,主管京师的治安和对百官的纠察;李胜为河南尹,治理以首都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还有号称智囊的大司农桓范为他出谋划策,这样文武并举,双管齐下,朝中大权基本上被曹爽所掌握。
面对曹爽咄咄逼人的气势,司马懿先退一步,推病不出,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皆退职闲居,暂时避开曹爽的锋芒。但是司马懿并非甘心退让,他并不打算安心养老。
作为一个浮沉宦海数十年,历仕曹魏三朝的世家大族头面人物,他的政治野心是逐步滋生膨胀的。如果说是在鞭挞宇内、英武雄杰的曹操手下他还不敢有非分之想,在文武兼备、政由己出的魏文帝曹丕手下他还缺乏争权的实力的话,那么在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他的地位日益显赫,声望日益提高,已经成为曹魏的第一能臣,明帝的托孤之人。
现在曹魏的开国元勋们凋零殆尽,已经无人能与他抗衡,更谈不上驾驭他了,他怎能容忍曹爽之辈骑在他头上为所欲为?所以他只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姑且含忍示弱,磨砺爪牙,窥测时机,以图再起,这就是为了诛灭曹爽埋下了伏笔。
曹爽的昏庸**,曹爽独揽魏国大权之后,既无先人创业的雄才大略,又无守成的谨慎勤勉,在政治上毫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