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地去报复一切。
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个可造的人才,于是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已经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她擅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为才人。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的欢心,于是赐号为武媚娘。
时日既久,唐太宗发现武则天学识甚好,而且又懂得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个变故使得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和权术。
唐太宗死去,武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到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为早先与武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于是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武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
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催促高宗立自己为皇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是国家大事,需要与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