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一击。看来叛军比预计的要强得多,现在自己的五万军队陷入在狼群中,也许会尸骨无存,高仙芝愣愣地看着封常清,脑子一片混乱。
这时封常清提了一个建议,一个性命攸关的建议:“回潼关。”
如果说八百里秦川是一个盒子,那么潼关就是打开这盒子的钥匙。黄河从北方汹涌而下,和南方的秦岭劈面相遇,被秦岭阻挡后,黄河开始折而向东,黄河与秦岭相撞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豁口,它就是潼关。潼关夹在峻岭与大河之间,险厄峻极,有个说法是关门扼九州岛,飞鸟不能逾。这个小豁口,卡住了进入关中的孔道。
封常清要求撤回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他激烈陈词:“这五万大军在此决战只有死路一条,但扼守潼关却绰绰有余,凭借天险,完全可以把安禄山拒之关外。陕郡无法保卫,也不值得保卫,值得保卫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潼关,它才是命运的枢纽的所在。”
高仙芝犹豫了。
此刻安禄山的军队正向陕郡飞驰而来,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几个小时的迟疑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高仙芝焦虑地来回踱步,看不见的命运之神,在他头顶盘旋飞翔。在这个关键时刻。帝国的生死存亡就在高仙芝的一念之间。
高仙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