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懊恼地说:“我没有想到中原的民众竟然如此难以治理?”
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耶律德光本人的失策,辽军以占领军自居的凶暴和倨傲,无疑才是真正的主导因素。耶律德光后来在撤退时总算是恍然大悟,他总结而说:“我此行有三失,一是纵容士兵掠夺粮草,二是搜刮市民私财,三是不早放各节度使还镇。我有这三个缺失,中原百姓都背叛我是很应该的。”
除了三失之外,客观地说契丹和中原民众之间相互之间的不了解,对双方矛盾的激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耶律德光自己曾对后晋的大臣们说:“中原对契丹的事情都不了解,而我对中原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事实上中原民众对契丹的事务固然是知道很少,但契丹对中原的了解主要也是来自于传闻,又能真正知道多少呢?众所周知,连两个普通人之间融洽关系的建立,尚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互相了解,互相相处,当然也需要互相调整,更何况曾彼此冲突的两个兄弟民族呢?双方的了解,无疑需要更多的时间。
时间偏偏没有站在耶律德光一边,那一年的夏天来得似乎特别的早,三月的开封城已经是烈日炎炎,耶律德光和契丹将士都来自经年冰天雪地的东北,习惯了寒冷气候,实在无法忍受酷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