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者,不废一法、不立一法、不剩一法、不欠一法,不有一法、不无一法。见禅者,不为禅;不见禅者,亦不为禅。何之为禅?禅即一切、一切即禅;何之非禅?禅非一切、一切非禅。如执明心见性为禅者,亦为大误也。可明非明、可见非见,无明本明、无见本见,明心见性也大似无病求药矣。
照见本心,识自本性心性开阔,灵台自明抬眼处皆是菩提花开回眸便是月白风清愿我身似莲荷,心似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
经年素雅,流光生香,与清风相约,携浮欢作伴;听一曲云水禅心,斟一盏禅茶,一味蘸墨香,静性;阅诗书,怡情;以禅水涵心,养菩提修德,做一个纯净澄澈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如幻影,应作平心观。”
净心总结道:“我们要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凡事随缘皆有禅味。”
日出而作,夜深而息,几位好友幸福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