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星上下功夫,第一步先要计算出照门左右移动1毫米,对应靶上弹着点的移动量……”
阿唐一边讲一边示范,手把手的教陈锋怎样快速判断,在不同标尺上,用一组组子弹反复校正。同时,还要配合自身的呼吸、心跳、姿势,击发时的手部动作稳定性,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枪感。
更进一步,还有现场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使用弹种的重量和飞行特征,复杂起来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陈锋的学习成绩比较一般,所有的天赋值都点在了枪战游戏上头。他一时间也来不及记住阿唐说得许多关键点,却能凭着脑内构建的枪型,与自身据枪动作结合之后,再向前延伸出虚拟弹道抛物线,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微调。
结果就是,他对身体姿态的微调效果,居然还在对枪的瞄准系统的校正之上!
看到他只用十几发子弹,在完全不调整准星和标尺的情况下,居然能确保百米外上靶散布不超过十公分,阿唐无语的一拍脑门:“你的枪感也太邪门了,能把无数靠苦练成才的神枪手给气死啊!”
天底下没有那么多的天生枪王,大多数是靠成车的子弹和上百条枪的损耗活活喂出来的。真正能跟陈锋似的,用不超过一个弹匣摸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