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意思是周公死后五百年才有了孔子,而孔子死后五百年谁能继承他的圣名呢?只有我!敢自比孔夫子的,遍观汉族历史似乎除了太史公也没谁了。不敢妄自臧否太史公能与否伯夷老子之流相提并论,单说这份周公第一,孔子第二,老子第三的自信,简直没谁了!
但绝顶之人有如过江之鲫,真正需要记载的又何止这一些,通史家风影响着后代史学家,但通史家风之下也忽略了很多值得记载的东西,所以史记在韩通文看来也有一些局限性。但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
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文史不分家,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