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连连点头:“说完了!我当时就是这么答的,您给评评分!”
“嗯!”王亦选喝了一口水,不紧不慢地说道:“先别着急评分,你先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答。如果把你换作一般人,他们又会怎么答?”
他心里一沉,要说王亦选就是厉害。高手亮剑,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如果换了别人,听完答案之后,肯定就发表看法了。可这位大老板不是,想听的不光是答案,还有答题时的心理。
其实这个更为关键,要知道答案只是最终的体现,而心理则反映了作答时的整个思考过程,包括一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调整的,这些东西在答案中体现不出来,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答题心理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
这种事后分析,在下围棋的人有一种专业说法,叫“复盘”,这种“复盘”往往比“下棋”更为重要,“复盘”复得好,下次再下,至少能长五六分棋,这就叫“温故而习之”。
他不敢怠慢,静了静心,把答题时的想法说了说:“书记!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是这个出题人,我会在这儿设置一个陷阱,那就是把这个‘史上之最’突显出来,让大家一下就感受到它的冲击力,甚至会觉得这种‘史上之最’的评论有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