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标志着宋朝的灭亡,蒙元政权完全控制了中国。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与陨落。
在此之前,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宋廷求和不成,于是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宋朝二王即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
可元军统帅伯颜穷追不舍,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七岁的赵昰登基不帝,为宋端宗。年号景炎,尊杨淑妃为太后,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组织抗元工作。
之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次年,福州沦陷,流亡小朝廷逃到泉州,又到广东。却不想,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这年七岁的卫王赵昺登基,年号祥兴。赵昺登基以后,由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
不久﹐在广东和江西抗元的文天祥,因为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元军在海丰县生擒,在陆地的抗元势力覆灭。
祥兴二年,元朝派汉人投降大将、生俘文天祥的张弘范为主帅,西夏后裔李恒为副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