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也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不停滚动。
苏小妹来了兴致,说出一句:“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
跟在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两联相对,很是严谨。于是战火拉开,苏小妹当然不甘示弱,又出一联:“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语拙,正无可奈何之时,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于是话题一转:再出一联:“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这一联很是巧妙,对起来特别的难。江心罗汉其实是“倒影”,却又以开头的和尚一致,也就是自已打自己。是从“倒影”落笔,也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
这一下可难住了主持僧,结果,仔细推敲了好半天,才终于说出一句:“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要说这个对得也确实好,观音本是佳人,同样是“倒影”,那就是打水的佳人自己拿绳子捆自己,算是给予了有力还击。
苏小妹仍不甘心,再次以刚刚提到的“罗汉”发难:“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