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经过几代皇帝之后,早期建立不少功勋的内务府,已经逐渐膨胀成了一股巨大的独立势力。
也就是说,他们所谓的“道”,其实暗含着一种内存的逻辑,那就是内务府办任何事情都看能不能获取“好处”,有利的事情就办,没利的事情不办。这是他们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不是听从皇帝的命令。
利益取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超越了一切!
如何吃到粉汤是道光皇帝提出来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法是去买现成的,既简单又便宜,绝对优于内务府的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人员、增加预算的生产方法。
可是,道光皇帝的这个好方法,让内务府的经办人员得不到任何好处,一点儿利益都沾不到,那得赔上跑路辛苦。所以,相关官员宁愿多次挨皇帝的批评,派人驱赶商贩,也要逼着道光皇帝接受内务府的方法。所以,道光皇帝最终所能做的抵抗,仅仅是不吃粉汤而已,外加自行道歉与解嘲。
内务府从皇帝身上揩油,招数可是多得很,只这一条“低买高卖”,就是日进斗金甚至日近万斤的大手笔。
皇帝虽然处于权势的顶峰,可以给内务府规定多个条条框框,但毕竟身居深宫,对正常的市场行情并不了解。于是乎,内务府就从宫外平价买入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