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间、神明有责、则四肢百赅悉皆听命,不愧为五脏中枢之首脑要害。
横拳属土,是一气之团聚也。在腹内则属脾,在拳中即为横。其形圆,是以性实,其气顺,则脾胃和缓。其气乖,则内气必努力矣。故横拳炼脾。内中努则失中,失中则四体百骸无所措施,诸式无形矣。其气要圆,其劲要和,万物土中生,所谓横拳似弹属土是也。先哲有云:“在理则为信,在人则为脾,在拳则为横。”
横拳走的是任督脉、带脉、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足劂阴(肝)、足少阳(胆)等经。修炼横拳时,后脚斜蹬、拇趾叩地、两臂如丝锥拧进,阴阳转换。大脚趾内侧的隐白穴,乃脾经之起点。两臂阴阳分布着大肠经、小肠经和三焦经。蹬脚、拧臂,则带起碑经之脉气,大小肠经之脉气亦随之通畅。久练食欲增进,体重增加,乃大地之厚重感。脾胃为后天之本,为生化之源。练习此拳至一定功候,气发章门、势如泉涌、身体捷健,有轻身凝脂之效、荡涤肠胃之功。
人而无信,百事不成,人伤其脾,则五脏失调,横拳不和,百式无形。此言形虽殊,其理则一也。
形意五行,劈、钻、崩、炮、横,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各有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