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怒x一开始是作为空优战斗机出现的,但随着1948年2月海火(seafire)mk.47的服役,海军开始质疑是否需要同时装备两种空优战斗机。
海怒具有结实坚固的结构,天生是战斗轰炸机的料,另外还具备翼下挂弹的能力,于是霍克被要求将第2批生产型海怒改为战斗轰炸机构型。
得益于海怒x上展开的大量外挂武器:炸弹、火箭、水雷以及火箭助推起飞试验,霍克在海怒x的基础上仅仅做了一些小改动就推出了战斗轰炸型:海怒fb.11。
在外观上,海怒fb.11与海怒x唯一的不同就是增加了翼下挂架,而内部却有55处小改动,包括增加装甲和其他防护措施。除了爬升率外,fb.11的性能都接近海怒x,这是因为总重从4,835千克增加到了5,670千克,爬升至9,144米耗时10分钟,相比之下海怒x是9.8分钟。挂载副油箱后fb.11的航程从1,126公里增加到1,673公里。
fb.11的内部武器仍为4门希斯潘诺航炮,主起落架外侧的翼下挂架可以挂载两枚227千克或455千克炸弹,或12枚火箭(翼下需要增加6个火箭挂架,每个挂架上有两个滑轨),或4枚82千克“三重”火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