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飞跃?”
音羽看到这一幕,不禁再次关上了战术面板。
新的敌人已经出现,怎么能够继续摸鱼?
首批出现在战场上的,是以机动见长的豹1系列。当然,机动性好很多时候也意味着送的更快。
轰——
一辆豹1的炮塔当场起飞了,中弹穿透诱爆瞬间完成,是经验包中的豪杰。
其实音羽挺喜欢打这玩意的,脆皮就不说了,关键是豹1驾驶员左侧堆叠了足足40枚炮弹,一枚破甲弹上去十有八九都能殉爆。
后面的那些T-54/55/62也不用说了,车身装甲也就比豹1厚了30mm而已,在能125mm口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面前依旧跟纸糊的一样。
和IV阶载具相比,V阶载具最大的进步便是输出能力。这些冷战初期的战车基本上都配备了HE,有些甚至连都有。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T-64和MBT70的复合装甲也不是吃素的,V阶载具那三四百毫米的穿深依旧打不动。
“V阶载具的炮弹同样也无法对VI阶载具造成伤害,而VI阶载具却能轻而易举的击毁”
或许是战争游戏联盟的恶意吧,T-64和MBT-70的权重只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