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井车得费很多材料、时间。”一位老匠人说道。
一般这种情况下,井车是很划不来的。
“每口水井都打上一架井车,尽快打好,钱不是问题。”李逍替杨老夫子做主。
书院这片荒地,也就几十亩,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们劳动耕作为主,如果靠学生们跑到很远的蓝溪河里去挑水,那也太为难学生们了,都是才七八岁的孩子,就算再早当家,也不能这样劳累的。
老夫子说起眼下的旱情,也是忧心忡忡。
“都有好些孩子提出想请假回家帮忙抗旱了。”
书院里大多是乡里农夫子弟,家里这时都全力在抗旱,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们小小年纪,回家也帮不到多少忙,还是让他们安心留在书院里读书吧。还有书院的这块荒地,平时一些细活小活,可以让他们来锻炼一下,但是如到河里去挑水这样的事情,还是算了吧。都这么小,别把他们给累垮了。”
“今年这个旱情很严重啊。”老夫子叹气,“本来一切都挺顺的,谁能想到这天有不测风云呢。”
“人管不了天,只能管好自己。今年旱情严重,不少地方搞祈雨拜神的活动,我是不指望这些的,与其弄这些,倒不如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