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大唐虽以均田制为田地根本,但均田制并非就不能田地买卖了。若按制度,十八岁以上中男和丁男授田百亩,其中八十亩是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
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口分田是不准买卖的,身死田还,死后田地由官府收还。但永业田为世田,可以买卖。
一般情况下,百姓是不会卖地的,这是生活的根本。但逢灾遇饥,为了活命也就没有办法。
如关中这样的地狭人多的地方,百姓只要愿意迁往地多人少的宽乡,比如边疆之地,那么朝廷也允许百姓自由售卖口分田,这也是鼓励百姓移民边疆,充实边地。
但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关中的田地,贵的几贯甚至是十几贯一亩,便宜的也有几百钱一亩的。关中平原上的良田,就是贵族官员们争相想要购买的田地,但一般情况下也非常难得。
“买地好,机会难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