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长安楼观道的陈道长,以及楼观道诸位道友。”
被称为陈道长的是一位大约五十上下的老者,长的很高大,又很儒雅,长长的胡须,一身道袍,手执一把拂尘,背上却背了把宝剑。
对于楼观道,李逍也是知晓一点的,毕竟在长安城里,有不少道观,而其中最大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楼观道,这可是当年高祖李渊都尊奉的道观,是皇家特意请来,并为他们修建道观。
其实说起楼观道,就不得不说道家组织形式的发展变迁。
在南北朝时期,道馆制度逐渐兴起,而在此之前,五斗米道的道官和道民家中有专用于自责和悔过的屋子,叫静室,又或叫靖室。一定级别的道官在家中设的静室,叫治,意思大概跟道官治理道民有关。
治有不同等级,天师直接控制的二十四治,相当于行政区域的办公地点,不过是一些茅屋或瓦屋建筑。
这些治,也是中国道教宫观建筑的雏形。
五斗米道规定每年在几个特定的日子召集道民开会,以二十四治为中心,举办祭祀祖师、交纳道米钱税、登记人口的活动,这套组织机构也是他们用来统管道徒的活动。
后来道馆兴起,道教也从民间秘密状态走向社会公开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