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书的各种注释版本,因此在科举的明经科考试里,寒门子弟其实天然就占下风,更别说这年头开卷考试,对门第的要求很高。往往就算考的好,但也没用,因为考试不以成绩为主。
至于进士科倒是以策问、诗赋为主,可是进士科一年也录不了几个人,对于每年大量进京的寒门庶子来说,那真是千军万马独木桥。
满怀梦想来到长安,却无法中举,这对于很多士子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他们舍不得离开长安,总希望着继续留在长安,有一天能够得到哪位权贵高官的赏识举荐,能够科举中第。
但居长安,大不易。
想在长安生活,可是非常不容易的,长安是高消费的大都市,吃住都不便宜。许多士子于是寄住在寺院、道观里,以抄经来维持生活开销。
玉濑招来的这批人,年纪大的已经有五十多岁了,有些人甚至是在武德年间就已经进京赶考,一恍就蹉跎了三十余年。
就算是年轻的士子,也基本上是在长安逗留了三年以上。
这些人里,也并不全是才子。
李逍与他们做了些简短的交流,发现其中读书读傻的人不少,也有些还挺有灵气的,可惜他们都比较混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