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非正式职称,只是大家的俗称,权力也远没后来的大。
到了隋朝时,使节跟爵位一样,变的很虚。
假节这个称号很少见,而使持节和持节则都成了虚衔。
比如都督都会例受使持节,而刺史例受持节,这相当于你当上都督,肯定就会给一个使持节衔,而当上刺史,肯定就给一个持节一样,因为太普遍了,所以大家官职前都不再缀上持节、使持节了。
到了唐朝,旌节跟以前不同了,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这时的旌节,则跟魏晋时的使持节一样拥有极大权力,但不是例授,很难得。
李逍做为刚摘去检校称号的正式武珍州刺史,是例授持节的,不过这个持节没啥用处,就好比是后世省军区司令肯定要给他省常委进常委会一样,多数时候是不会有啥真正用处的。
中大夫持节刺史武珍州,使经略、安抚安东道、兼代王友蓝田县开国子李逍。
接过诏书后,李逍便骑马回蓝溪乡下了。
婉儿临盆在即,是不可能跟着去百济的,一路太远,还得出海坐船,实在是不方便,舟车劳顿,普通人都吃不消,何况一个快生的孕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