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二百五十人一都,五十人一队,十人一伙的乡勇编制,军设兵马使,营设指挥使,厢设指挥,都设都头,队设队长,伙立伙长。
五十勇一屯,五屯为一堡,二堡为一卫,二卫为一城。
“凡被选募为乡勇者,不论过去是奴隶还是佃户,皆登记入籍成为我大唐良民。每勇授屯田百亩,全家皆可入屯堡居住耕种屯田。屯田每亩征五斗田租,余不课。”
李逍对这些乡勇其实用的是类似中原府兵制,但又稍有改变。不是直接授田,而是发给屯田,屯田的田租按亩来算,每亩五斗,除此外没有额外的租税。这些田地在这些人为乡勇期间,就是他们的田地,若为乡勇满五年,且做战勇敢,则将十亩转为可世袭的永业田。再五年,表现好则又能再转十亩为永业田。
理论上来说,若是能当兵到老,一直忠心无二,那这百亩地是可以全部转为私人永业田的。
“为乡勇,屯田之外,还须为州县维持治安,缉盗捕贼,协防城池。农时屯田耕种,闲时训练捕贼。”
种地种的好的,每屯的前三名都有钱帛奖励。而若训练也同样按表现,给予表现好的奖励。若有捕贼剿匪做战等,则按表现给予奖赏。
军营厢都队伙,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