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竹子好了。”
圈舍打开,一位26、7岁,戴着眼镜的姑娘走到纪安面前,一口山城普通话道:“你把竹子装车里推过来。”
纪安照做。
一间类似厨房的屋子里,刘雪梅打开放在墙角的粉碎机,拿起摔碎的竹条伸机器,逐渐被打磨成绿色粉状。
纪安好奇问:“这是干什么?”
刘雪梅:“做竹粉,一会和上其他谷物粉和鸡蛋、盐、糖,蒸成熊猫窝头。”
不久,竹条全部打磨成粉,走进来几位同样年轻,30岁不到的饲养员开始制作窝头。
上午十点左右,诱人清香从蒸箱里散出,那味道别说熊猫,纪安都想咬一口尝尝。
冯淑拿来一双纪安尺码的套鞋,让他换上,免费苦力和另外两位饲养员把窝头搬上推车,推进圈舍。
熊猫不许饲养员以外的人碰,但隔着笼子看看还不行么?
进到圈舍,里面干净地纤尘不染,不过味道么……大概就是动物兽舍的味道,反正纪安习惯了,不介意。
冯淑和饲养员依次给笼子里的熊猫递上窝头,中间漏了一个笼子,纪安提醒,冯淑解释道:“这只母猫马上要生产了,在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