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不是有机,也拼命的往有机方向挤。
但这只是就业率最高,不代表待遇最好。
老程说他们公司的业务构架是,海归博士做管理,海归们基本不进实验室。本土博士打通线路,也就是设计具体执行的合成路线,优化反应步骤,五步变三步,三步变一步,这是本土化学博士干的活。
具体的实验室合成操作,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
研究生和本科生来到老程的公司,没错,确实很好就业,刚毕业,一入职经过短期的培训,他们就进实验室搞合成了。
老程抱怨,就这种工作模式,做具体操作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那都变成有机民工了。
也留不住人才,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熟练民工,人家掌握了操作技能,便跳去待遇更好的公司。
沈奇问到:“我问一下,你们的战略路线是自己设计的,还是怎么来的?”
“公司不有一些老外顾问吗,九成以上的战略路线,是老外给的。包括我这个实验室负责人,其实也就是个高级民工,照着路线做合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程说到。
“我是燕大化院研究生毕业,我很清楚有机化学最需要花时间研究的就是路线设计,但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