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聪明,怕自己会露馅,事先安排了一个详细的身份。年岁几何,家住何处,几口人几亩田几头牛都想好了。
此前,他投在一位公子门下,为其打理俗务。因那位公子被贬至西北,听人说走雁山古道,将货物贩去胡地,就可以赚取数倍的金银,便安排了这趟远行。
半真半假的说辞,而且商队里既有训练有素的家将,又有杨家的伙计,旁人很难怀疑。
毕竟,那种京里来的贵公子,贪图享乐而不知艰险,做出这种事太正常了。
进入雁山古道,一切都荒凉起来。
百来人的商队,晓行夜宿,走了好几天都没看到人。且路很难辨,后悔得侯良没多找几个向导,凭他找来的那几个山贼,已经不认路了。
话说回来,雁山古道已经没什么人走了,就算想找向导也未必找得到。
路越来越难走,连多福这样吃苦耐劳的孩子,都憋不住了,一直念叨着“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明微很淡定,该吃的时候吃,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赶路就坐在马背上闭目养神 。
反正急也没有用,他们带了足够的米粮,饿不死。
到第七天,前头探路的护卫大喊起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