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
就像现代的公务员要经常写工作报告和年终总结一样,明朝的官员们也面临着kpi考核的压力。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明朝规定每六年要对南北两京以及各地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制度的设想是美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很骨感,特别是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考察完全沦为了一种形式,因为京察的方式很有问题。京察主要就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最后京察制度就演变成了每六年都要上演一出的闹剧,大臣拼命辞职,而皇帝则是死活不让。所在一般情况下,京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但事无绝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上面有意要动你的时候,京察就成了一把锋利的利刃,是会要命的。
以前的福建虽然靠海,但丘陵多山,地贫人稀,经济很不发达,所以朝廷的大佬们都看不上它。可如今的福建却不一样,经过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