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在纸上的账本献了上去。
“禀陛下,吾等从少府及咸阳市肆里闾收破布、麻头,一石值120钱,算上车载之费、柴火、工序、人力,成本不过500钱。”
“一石蔽布麻头可制幅宽二尺二寸,长一尺的麻纸千张!这亦是工坊每日的产量。”
也就是说,一张麻纸的成本仅为半钱!
“将作丞。”皇帝又呼了殿尾面色阴晴不定的少府将作丞。
“一册能书三四百字的竹简,价几何?”
将作丞本想看黑夫笑话,不料他真的化腐朽为神奇,用破布头烂边角做出能书写的纸来。
若非蒙恬亲自巡视过每个工序,可以为黑夫作证,将作丞甚至怀疑,黑夫只是献上些较为细密的布……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只能老实地回答皇帝的问题:“因所用材质不同,竹册值两钱到三钱不等,柳木简牍则为一钱。”
竹子本身不贵,但工序却很费时间,再加上牛皮韦带的价格,并没有想象中便宜。
若是换成丝帛,幅宽二尺二寸,长四丈的一匹帛,价值500钱,裁至一尺长短,也价值10钱左右。
一切都明朗了,同样的宽幅,书写同样多的字,一张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