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李斯作为关东客卿的代表,力劝秦始皇,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是在朝堂上,秦始皇继续起用昌平君、尉缭、李斯、冯氏等东人。但在军中,他却开始扶持信得过的本土将领,王翦、李信等层出不穷。
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眼下天下一统,但关西关东这两碗水,依旧要端平。甚至许多时候,得故意偏向关西,秦始皇也明白,秦人才是自己帝国的根基。
如今李牧入祭靖边祠,他的对手王翦等人会怎么想?肯定是酸溜溜的吧。
南郡、北地虽6续建有“忠士墓园”,但葬的都是无名小卒。
李斯建议道:“臣以为,可在关中等秦旧地,另建一祠庙,称之为勋庙,以缅统一功臣,商君、张子、武安君等,皆可入庙……”
入勋庙有三个门槛,其一,必须对秦的一统有大功;其二,必须做到列侯级别;其三,和靖边祠一样,只祭死者,不立生祠。
“廷尉老成谋国之言啊。”
秦始皇不吝赞赏,但随即,又问了李斯一个尖锐的问题。
“廷尉觉得,吕不韦该入这勋庙么?”
李斯心里一紧,但依然毫不犹豫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