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觉得李斯不配,心里只剩下四个字:“实至名归!”
二十多年前,二人还年轻年壮时,也曾有过一次对拜,那时候的李斯,还是刚刚被吕不韦推荐到秦始皇身边的郎官,那时候的秦始皇,还是未能掌握政权的秦王政……
二十余年来,不知有多少次彻夜不眠,二人激动地商议他们尚不能干预的政务,畅想统一的时代,规划帝国的未来。
当时的李斯,很渴望秦始皇一亲政就让自己为相,施展拳脚。但把持朝政后的始皇帝,却展现出一位明主的作风来,他巧妙地利用秦国内外的种种势力,采纳李斯的一切画策建议,却不越级提拔。而将李斯放在一个缓慢晋升的位置上,这让李斯心急火燎,却又无可奈何。
好在,这么多年来,他参与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建言献策,以及巩固帝国统治,车同轨、书同文字的举措,没有被皇帝忘记,二十年君臣相得,终有今日回报!
但李斯没有丝毫大意。
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李斯知道,这就是陛下的用人之术,权衡,是除了功劳和能力外重要指标,皇帝绝不会让自己的臣子一家独大。
果然,除了左丞相依然是李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