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中为关东士人说话,变成打压他们最积极的大臣。
先前的数次“儒法之争”,若秦始皇偏向儒家,李斯恐怕也会改口主张封建吧……
正因如此,在秦始皇看来,李斯才成了实现自己意志最好用也最可靠的工具,倍加信重。
焚书也不例外,秦始皇在封禅事件里,对儒生和百家失去了耐心,手腕将从温和渐进改为强硬急速,目的是使整个国家只存在皇帝的意志,朝廷统治不受任何质疑。
李斯的“焚书”之议,也是为了投皇帝所好。
不管黑夫说得天花乱坠,统一言论,打击法古学说的国策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手段,是一把火下去,还是温水煮青蛙……
所以即便是黑夫倡议的修史,最后主持者还是落到了李斯头上。原因很简单,李斯没有原则,没有文人墨客的臭脾气,一切都会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他办事,秦始皇放心!
至于李斯权力太大,独揽朝政什么的,皇帝根本不用担心……李斯最安全的一点是,他地位虽高,却是无根之木,在地方上没有根基,也从来没有摸过军权一下,和王、蒙等军中世族关系冷淡。
反倒是黑夫这种出身行伍,与军中、地方牵绊太深的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