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继续与群臣讨论方才的见闻。
在皇帝看来,相比于那些读了孔子之言,向往三代、周公之治,动不动就以古非今的儒生,公学培养出来,对大秦充满崇敬的学生,才是秦始皇想要的“好读书人”,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念头,对官府恭顺,最后变成规规矩矩的官吏。
“胶东的法教之策,可让天下诸郡效仿之!”
秦始皇钦定了朝廷的教育方针,决定在各郡仿照胶东,都设一名“郡祭酒”,推广胶东模式。他要胡子眉毛一起抓:收缴藏书,遏制私学,大兴公学,将变成环环相扣的三步走方针,最终目的,则是舆论和人心的统一!
这是秦始皇念念不忘的事,在泰山顶上,他可是与苍天对赌了的!
皇帝还想着,等一年半载后,丞相、太史等将《国史》编出来后,让公学弟子在习律令之余,能明白今朝已远超蒙昧野蛮的三代殷周,为自古以来最先进者,朝廷的公学教育,就更加完美了……
这时候,雍人庖厨也终于将膳食做好奉上来了,大鼎里照旧炖着热腾腾的肉,除了宫廷宴飨常见的八珍肉菜,和来到胶东后,几乎每顿都能见到的海鱼外,应秦始皇“想吃素”的要求,还多了一份秦始皇过去从没见过的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