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是第一个死掉的“秦吏”,但绝非最后一个。
集权,这就是历代秦王孜孜不倦的路,从秦孝公开始,到秦昭王时臻于鼎盛,但后来两代,却被吕不韦破坏殆尽。
那位来自卫国的“仲父”热衷分割君权,妄图让相权膨胀,实现共治朝堂,他在吕氏春秋里鼓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还用了一字千金的噱头,加以宣扬
吕不韦差点就成功了,那些年宗室、外戚势力,也在不断抬头,眼看秦王们的百年集权,就要毁于一旦。
这也是秦始皇,如此恨他的原因。
可就在那时候,秦始皇读到了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让他拍案叫绝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这话,已经比商鞅的“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更进一步
秦始皇仿佛找到了知己,大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等韩非入秦后,秦始皇与之深谈,对何为“君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能使君王集权之术便是道,君贵独也,道贵一也”
统一,独断,这就是秦始皇施政的基石,为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