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朝廷今年要求的税率,比如十一税,就将一百亩舆田里,划出十亩来,称之为税田,到八九月秋收完毕,这十亩地的收成,都要交给官府。
但十一税,永远只存在于诸子百家描绘的理想中。
秦朝如此多的大工程大征伐,尤其是南征军民几十万人都要吃饭,十一税完全无法满足,所以田租的税率是一年高过一年。
在沙羡,今年的税田比率,已占到舆田的一半,相当于每年一半收成,都交了田租地里剩下的粮食,只够贫民勉强维持生活,果腹还行,但基本不可能有积蓄。
雪上加霜的是,还经常会遇到当地官府资金周转不利,要加收口赋,贫民家徒四壁,当然交不上来,于是就欠了官府钱粮,只能苦着脸接过强加的债券,多服苦役偿还。
后世说秦的税收“二十倍于古”“收泰半之赋”,多半是这情形,高额的田租、口赋和繁重的徭役,这是秦政最被人诟病的地方。
“安陆也一样。”
沙羡人心有畏惧不敢说,安陆来的百姓却知无不言
“最初遇上荒年歉收时,田租口赋还可以少交缓交,可如今却不管不顾了。”
“我听说,自从安陆的喜君被判远迁,地方官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