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方能行天子之权!”
眼看黑夫沉吟不语,或许是在思虑时机不够成熟,会引发动荡,陆贾才话锋一转:
“就算君侯暂不践位,也当在三公之上,增设一上公,爵为国公,职则取太傅、太师、太保之名,如此君侯之位,方能凌驾于百僚之上,正上下之仪!”
“太傅、太师、太保……”黑夫摸着下巴:“你以为哪个最合适?”
“臣以为,太师为妥!”
陆贾推荐的,是“太师”之称,以表明武忠侯摄政而天子缺位,是效仿共伯和以太师之位行政,有古制可依。另一层含义则是如师尚父般,既是最高统帅,又为执政之人。
这时候,与陆贾一同前来,身为太祝,负责规范礼仪的叔孙通却说话了:
“奉常此言甚妙,国中彻侯太众,难以显尊者,是时候效仿周政,在侯之上,增设一上公之爵,以彰显君侯之位了。”
既然黑夫铁了心要摄政而不立刻取代秦朝,他们作为礼官的,也只好拼命为这一特殊制度寻找依据,弥补遗缺了。
叔孙通赞同在二十等爵上加一“公”爵,以凸显摄政的地位。
但却反对师、保之类的称呼。
他振振有词:“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