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岁至十七岁以下的孩童少年,则是每年二十钱。
简单来说,就是人头税,所谓”头会箕敛,输于少府“。口赋是少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这笔钱专门用来修治宫室,治库兵车马。
别看钱不多,但对于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民来说,他们必须先把粮食换成钱,再交纳口赋,中间被收粮的商贾或官府再盘剥一道差价。
而且要命的是,虽然理论上口赋一年只收一次,但从三十三年后,秦朝财政渐渐被四大征和内部的大兴土木拖垮后,为了维持收支,只能靠屡屡加赋。
胡亥上台后,为了应付南方战事,东方叛乱,加赋已到了疯狂的境地,仅二世元年,就加征了四次……
每个地方,都有富裕的闾右和贫贱的闾左,口赋却是一视同仁,不论贫富。
官府一再加征,对富者生活毫无加征,中人之家勉强应付,但贫贱之民,就受不了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贫苦之民因为交不起口赋,而生子辄杀,溺死在田间地头的人间惨剧……
当时关中就有一句童谣:”渭水不洗,口赋起!“
一年多下来,百姓之怨已不轻,这也是胡亥倒台后,地方上无一人怜之,而多是心安理得从了摄政府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