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还手之力。在明初那种无边墙、少墩台、少城堡的情况下,一旦镇城被打残,整个防御体系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大同镇自此彻底失去了支援能力,消息传开后,宣府总兵杨洪也迅速收拢兵力,直接导致独石、马营、云州,这三个宣府镇上北路最强军堡接连沦陷,以至于最后怀来、永宁等地的守军纷纷弃城逃窜。
至此,九边原本看似严密的防御阵线,犹如一个四处漏水的大筛子,只剩下大同宣府两个支点,而且大同镇多为平原,一旦准备不足的明军与瓦剌骑兵遭遇,将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饥寒交迫的朱祁镇,当时就成为一支彻彻底底的孤军,丧钟在他们离开大同的那一刻就已经吹响。
土木之变后,喜宁献的第一个计策就是乘胜追击,一举将空虚的京城攻破,成就万世功业。对此,也先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草原内部尚未平定,掣肘太多,更关键的是拿住了大明天子,也先想的是攘外必先安内,靠朱祁镇对大明予取予求,以此发展自己,先当上蒙古真正的大汗再说。
也难怪也先顾虑重重,三路大军,另外两路各怀鬼胎,都有自己的谋算。
阿刺知院占据独石、马营之后,对宣府围而不攻,派人射书城内,提出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