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就算是萨尔浒,开抚辽铁之战全都败了,明军依旧不应该龟缩在城中不敢野战,满人固然能打,可依旧逃脱不了少数民族天生的劣势,大明还可以输得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大规模决战,可只要在一次决战中击溃八旗主力,大量杀伤建州女真,后金就得垮了。
袁崇焕的五年可平辽也不是没有道理,解决后金必须及早,相比于天启年间,崇祯早年还是很有机会的,至少这时候党争没有魏忠贤在世时候那么尖锐,袁崇焕一度也拿到了辽东的指挥全权,给他几年时间没准真的有一搏的机会。
可惜崇祯皇帝的急躁冒进,朝令夕改,还杀了袁崇焕,终究拖到农民起义成了规模,两线作战顾此失彼抽干了大明朝最后一点元气。
辽东镇好歹还好点,起码有着大明江山在背后做着依靠,关键时刻洪承畴还拿的出十三万人马出关一战,可他这东江镇却是一点儿背靠都没有,崇祯十年朝鲜丙子胡乱,回师的清军顺路击破皮岛,岛上几万军民被屠戮一空。
所以在这之前,毛珏必须有一支可以扛得住野战的军队。
照比于袁崇焕人多势众,有钱有兵的辽东镇,毛珏简直是从零开始,然而,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小就意味着精简,高效率,没有辽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