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是一位王爷这样做,绝对不会这么高举轻放,但也不再进谏。
允熥松了口气,开始批答奏折。不一会儿这十二份奏折全部批答完毕,陈继从他手中接过来就要送到驿站去,允熥却忽然开口道:“陈卿。朕记得你是建业二年朕出巡江浙之时,召到朕的身边的。”
“是,陛下。”陈继停住脚步,回答。
“你家中那时不太富裕,给先生的束脩是母亲织布卖钱给你凑得,四书五经都是从族人那里借来看。现在你家族的情形如何了?”
陈继有些奇怪,但还是回答:“陛下,臣离京前曾接到族人的书信,仍是以种地为生,供家里的几个读书人上学。”
“书信,是向你借钱吧?”允熥笑道。
“是。臣在京为官,住所等都是朝廷的,平日里也花不了多少钱,陛下有时还有赏赐,臣手里就积攒了些钱,都托人送回家乡了,只是还不太够。”陈继说道。他一个大清官,手里真的没多少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给了族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明年,你就不会如此缺钱了。”允熥小声嘀咕一句。
“陛下,您吩咐臣什么?”陈继没有听清。
“没事,等过完了年,朕打算关心一下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