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汉武帝派兵出征匈奴大胜之后,汉武帝想宽宥俘虏的匈奴人,汲黯却认为宽恕了匈奴人等于是以大汉的百姓供养匈奴人,主张把俘虏的匈奴人都分给有功的将士为奴。”
齐泰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于敏月也明白了齐泰的意思。允熥基本没有历代君主的大国思想,虽然经常把天朝上国的话挂在嘴边,但是其实是不在乎什么天朝上国的体面的,只不过现在这块招牌还有用,所以用用而已。
允熥还私下里说过:供养大明百官和兵丁的是大明的百姓,不是什么外藩之民,所以牺牲大明百姓去拯救外藩,提出这样的意见的大明的官员,就是忘恩负义。
这番话并未在公开场合说过,但是大明在京城为官的大臣大多知道。因为允熥的话逻辑并没有问题,百官也没什么可以进谏的。
当然这话让很多官员听着都不舒服。华夏的官员,自从汉代已来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天朝上国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极致,所以大唐在打败了吐蕃的情况下还主动和亲和亲还不算,还赠送了部分土地和一些吐蕃没有的先进技术,这就是非常傻缺的行为了。
允熥一向是认为,在打不过人家的情况下送钱求和,虽然屈辱,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本来就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