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把它扔到了一边。
接下来是全国的部分指挥使调整的事情。
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很多的指挥使都是世袭的。不管这一点妥不妥当,允熥现在都不好动,所以这次是调动那些不世袭的指挥使。
今日不知是怎么了,允熥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盛庸。
允熥没有拍脑袋,但是他仍然在心中暗道:怎么把他也给忘了!虽然算不上一流的武将,现在自己手里的大将不少也不缺这一个,但是这样任由他担任不重要的官职是浪费人才啊!一定要重用。
允熥仔细看了看盛庸的新任命:鲁王左卫指挥使,兼任鲁王府仪卫司仪卫正。
按照大明的初年的规矩,亲王三护卫的指挥使品级相同,权力一样大,谁也管不了谁,都是由亲王统领。但是对于鲁王这样曾经设立过三护卫,但是之后因为新任的鲁王年纪还小不能领兵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亲王三护卫有事,谁是最后的拍板人。
朱元璋为了解决这个事情,于是让某一位指挥使,通常是左卫指挥使,兼任仪卫司仪卫正,作为最后的决策人。当然这只是临时的处置方案,等到亲王就位了自然是凡事由亲王最后决定。
所以盛庸的新任命相当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