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扬今年也已经十五了吧?你们家让他走官路线,那最好是考科举。下过场了没有?”
在允熥的构想中,因为科举kǎo shi不考具体的实务操作,但是科举又不能废掉,所以允熥打算将科举出来的官员相当于后世欧美国家通过选举上来的政务官,虽然也会下基层锻炼,但是主要是作为各衙门的主官负责大政方针。而国子监和其他途径上来的官,则主要是担任类似于后世欧美国家事务?俚闹拔唬?br />
当然,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按照现在大明的具体国情来进行调整,但是大政方针就是如此。
所以允熥自然希望自己的小舅子可以通过科举为官。虽然在这个制度建立初期国子监生也可以提拔为大官,但是最好还是通过科举。毕竟科举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薛熙扬要是通过国子监为官,很可能一直会背着‘幸进’的名头。
薛熙冉说道:“陛下,去年的时候家里请的先生说火候还不够,所以没有参加县试。打算今年让他下场试一试。”
允熥嘱咐道:“一定要让他好好读书。另外,你们家可一定不能搞些歪门邪道。县试、府试没有一定之规,只由县令、府尹一人独断,更加容易zuo bi,也更加容易让人怀疑zuo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