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第一个开创,是实行:“四民分业,士农工商。”
这一政策的要点是,把国民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国语齐语记载,管仲规划士乡十五个,工商乡六个,每乡两千户,以此计算,全国有专业军士三万人,职业的工商臣民一万两千人均以一户一人计算。此外,在野的农户有四十五万户。
管仲认为,四民分业有四个好处:一是同一行业的人聚居在一起,易于交流经验,提高技艺二是对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很大作用三是营造专业氛围,使民众安于本业,不至于“见异物而迁焉”,从而造成职业的不稳定性四是无形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使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熏陶下自然地掌握专业技能。
他把社会各阶层按职业来划分管理,管仲是世界历史的第一人,这种专业化的商品经济模式,自两汉以来被尊奉为基本形态及指导原则。细致的职业化分工及世代相传的制度安排,是中国早期文明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职能分工比欧洲早了至少一千年,主要的传统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前的非机器生产技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也比欧洲早八百年至一千年。”
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