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史上,有一个看上去很矛盾很奇怪的事情——为什么和拿破仑针锋相对、你死我活地打了十五年的英国,会在几十年之后容忍他的侄子再次重建帝国?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法国已经不再被英国视作欧洲大陆上的最大威胁了,俄国才是,英国人需要法国来遏止俄国。正如当年需要俄国和奥国来遏止拿破仑一样,毫无疑问英国人当时恨拿破仑,但是成熟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不会让感情来影响自己的理智判断。
也由此,对拿破仑三世的崛起,英国人的默认乃至暗中帮助也就可以理解了——相比较有些软弱的七月王朝。拿破仑的侄子更加敢于和俄国直接对抗。而此刻就在英国呆着的路易-波拿巴,肯定也是向英国人做出了类似的承诺和保证。才得以换到这种默认和暗助。
为什么称帝之后不到两年拿破仑三世就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俄战争?因为他必须这么做,国内人民对软弱外交的厌倦、军人对荣誉和功业的渴望,国外盟友的需求……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必须打这一仗,打俄国人!
夏尔对俄国人没有这种特别的痛恨,但是从实际分析,他也认同法国必须打这一仗的说法。英国现在还太强,近乎于不可撼动,直接去挑战是十分不明智的,能和它一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