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重新投回到夏尔身上,“时间可不等人,这关系到我们能多切多少块蛋糕,可千万不能敷衍了事,特雷维尔先生。”
“当然,我明白。”
夏尔心里清楚得很。这位大银行家想要让夏尔帮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夏尔有些文采”而已,如果只是想找会写的人。十万个他也找得到。他是想把夏尔拉为自己的同盟者,让这位日后定有前途(不出意外的话)的年轻人成为自己的臂助。
而夏尔答应帮忙,当然也不会是因为对方称赞了自己,而是有自己另外的考虑。
如果犹太人多担当一分事后的必然会降临的恶名和憎恨,那么他——以及博旺男爵等人——就会少承担一分,国民越是痛骂犹太人,就越不会注意到同样干了坏事(也许干得更坏)的自己。
想必。博旺男爵也是这样想的吧。
夏尔此刻心中也有一些感叹。
在原本的历史上,法国的历次金融动荡中大发横财的犹太金融家们,确实引起了法国人的特别憎恨。反犹主义不仅仅是出于天主教意识形态而已。第三共和国时代的德雷福斯案件正是这种心理的一种延续。
【1894年,法国情报机构将一位犹太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