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侍一字不差地诵读了一遍,李忱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以廷议的形式让文武百官各抒己见。
当然,让马元贽真正感兴趣的并非廷议本身,而是这道奏疏的作者。
显然,李浈身为幽州行军司马,在朝中并未担任任何职位,而幽州又与河西相隔千里,按理说这道奏疏满朝文武任何一人都可以上,但唯独与李浈没有半点关系。
更重要的是,李浈目前是因王宗实一案有所牵连才被留在京城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没有洗清自己的罪名。
既是戴罪之身,那么自然应该是努力去洗清自己的冤屈才对,但却又毫无缘由地上了这么一道奏疏。
其中缘由便值得让人细细揣摩一番了。
马元贽想不通李浈有什么理由去这么做,因为一旦对河西用兵,表面上看来与自己没有关系,但事实上神策军必须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
因为虽说要调集四镇八万兵马,但谁也说不清这四镇中谁会真出力,谁又只是逢场作戏。
介时一旦兵力不足,神策军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仇士良虽说病见好转,但毕竟老迈,长途领兵作战更是力不从心,所以到了那时,马元贽总领左右神策军的机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