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这女孩这么快就挑好了,而且还是他这批货里,最好的三只手镯,暗暗猜测,这女孩祖上,不会是什么大家族吧?不然,怎么看着,好像识货呢。
“手镯一块钱一只,您给三块钱!”
“不过,先说好,我这些东西,都是厂子里的处理品,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您别到时,发现问题了,后悔。”
宋依依也不讲价,这传统工艺品,虽然有些瑕疵,但她认为值这个价,直接掏钱,付了三块钱。
卖小首饰的人,趁着宋依依把三只手镯,放进背包里的机会,推销着:“不看看耳坠了,便宜,才一毛钱一对。”
旁边的一个小媳妇也挑好了一只镯子,却不付钱,站在那里,讲起价来:“您刚才说了,这镯子不是合格品,那一块钱就太贵了,八毛吧!”
买小首饰的人,苦着脸说:“要不是有点小毛病,能这么便宜吗!”
“我可是从厂子里,花钱买的这些东西,是有本钱的,您总不能让我赔钱吧。”
宋依依从这圈人里,退了出来。
她觉得即使现在还是计划经济,但老百姓因着节俭的美德,还是会无师自通,进行讨价还价的。
刚才那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