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隆裕太后一份退位诏书,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政权交接,更是从法理上让五族共和成为了可能。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來,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这是开头点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九夏沸腾、生灵涂炭,说的是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战之中,而命令袁世凯与军民进行谈判讨论,则说明满清已经沒有了全面战争的想法或者说能力了。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好了隆裕太后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明说,大家既然希望共和,都是人心所向的事情了,那么我就带着皇帝,将统治权交出來,请记住,是我们主动交出來的,可不是兵临北京城大炮轰炸紫禁城,我们娘俩在煤山上吊前所说的这番话。